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泾阳法院桥底法庭在全市法院人民法庭“两化”建设工作推进会作经验交流
作者:付瑞雪、惠盼盼  发布时间:2022-09-26 18:10:34 打印 字号: | |

9月23日,咸阳中院在永寿召开全市法院人民法庭“两化”建设工作推进会。咸阳中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李永强对会议作出批示。党组成员、副院长焦鹏参加会议并讲话。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李铁锁宣读了《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第二批“示范法庭”“达标法庭”评定结果的通报》。其中泾阳法院桥底法庭荣获全省第二批“示范法庭”称号,泾干法庭、云阳法庭、永乐法庭荣获全省第二批“达标法庭”称号。





会上,泾阳法院桥底法庭作经验交流发言。作为此次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的法院之一,泾阳法院桥底法庭在人民法庭“两化”建设工作中紧紧围绕“三个便于”工作原则,“三个服务”功能定位,严格落实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十项要求,高标准、高效率、高质量吹响新时代人民法庭“两化”建设新号角。桥底法庭在 人民法庭“两化”建设工作中, 省市两级法院领导用“小法庭大情怀,小法庭大服务,小法庭大科技”18个字高度评价了桥底法庭工作。

小法庭大情怀。首设旅游法庭,护航发展大局。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,桥底法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践行“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”,深度聚焦全县发展大局,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。去年年底,在郑国渠国家水利风景区挂牌成立旅游巡回法庭,成为咸阳市域首创。设立不久,旅游巡回法庭便敲响审判第一锤,网上开庭审理了张某诉某景区、某保险公司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一案。经我们多次与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后,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由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张某医疗费、残疾赔偿金共计2万余元,切实维护了游客个人权益,为推动县域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。

小法庭大服务。践行司法为民,助力基层治理。 坚持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积极推广“群众说事、法官说法”“三力联调”机制,按照“联村共治、法润乡风”的思路,创新推动“法庭+” 模式,充分发挥“法庭+调解组织”、“法庭+联动联防”、“法庭+社会乡贤人员”作用,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,确保把问题排查在基层,矛盾解决在基层,将纠纷化解在诉前。今年以来,桥底法庭与调解员、村委调解组织共同发力,成功调解89起纠纷,其中8起纠纷通过司法确认得到妥善处理。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桥头堡作用,精准服务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,主动加强与镇政府、派出所、司法所的沟通协调,积极参与镇村法治建设工作,参加了桥底镇“向人民汇报”座谈会,向“两代表一委员”汇报法庭工作;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,邀请桥底小学师生走进法庭进行模拟庭审;积极开展“庭院法庭”、“田间法庭”等活动,发挥司法示范引领作用,助力文明法治乡风建设,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桥底镇每月都会有比较大的集市,我们就因地制宜利用集市经常性、有针对性的给老百姓进行普法教育,让人民群众知法、守法、懂法、用法。

小法庭大科技。用科技赋能审判,建设智慧法庭。  桥底法庭所在辖区经济相对滞后,大多数当事人在外打工,桥底法庭顺应群众司法需求,加快智慧法庭建设。依托智慧法院和人工智能等技术,采用最新的设备和科技,打造适用于桥底法庭工作需求,集视频会议、庭审直播和安防监控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法庭阵地。大力推广诉讼服务大厅、诉讼服务网、人民法院在线服务、12368诉讼服务热线“四位一体”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,充分运用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、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电子诉讼平台开展在线调解、诉讼保全、网上开庭、庭审直播、集约送达,把诉讼服务新模式应用到审判实践中,让当事人、证人、鉴定人、律师等可以随时切换线上线下的方式起诉应诉,助力疫情期间和跨国跨区域案件审理。就在最近,桥底法庭通过线上平台仅用一个工作日就成功调解4起跨国、跨省案件。智慧法庭不仅方便了当事人,也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。今年以来,完成网上开庭116案次,网上调解105件,累计应用智慧法庭融合应用覆盖诉讼案件达到90%以上,基本实现法律文书电子化。当前,桥底人民法庭的结案周期从之前平均55天缩短至20余天,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庭的“便民、利民、为民”。

下一步,泾阳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压茬推进“单项争第一、整体创一流”工作目标,以新发展理念赋能人民法庭建设,让“小法庭”展现大作为,为人民群众提供“便民、利民、为民”的司法服务,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,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法院贡献。 (作者:付瑞雪、惠盼盼)

 


 
责任编辑:吴娜